视频
B 站
Youtube
视频脚本
开场
在我的评论和私信中,有两类问题最常出现,你能推荐一款笔记软件吗?以及你的视频是怎么剪的?第一个问题我用了 15 期视频来回答,而今天我将毫无保留地分享我的业余土法剪辑心得,看看我都用了哪些简单粗暴的工具和方法,让我能零基础自学剪辑,并独立完成这 15 期笔记软件测评视频的创作,不同工具对应的时间轴如图所示。
你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,一个自媒体牛马究竟要做多少件事,才能把一个视频做好并端到你面前。节目最后还会将所有工具的下载链接、安装包、本期视频文字稿,以及一个 Notion 自媒体创作模板一并分享给你,欢迎关注收藏随时回看,一键三连免费获取,大家好这里是二一的笔记,一个硬核测评笔记软件与 AI 工具的创作者,欢迎关注我的频道。
弹幕互动
视频开始前先做个弹幕小调查,你最欣赏的视频创作者是谁呢?对我来说这些账号是影视飓风、Topbook、小 Lin 说、苏星河、以及王老菊,他们的内容和风格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。因此如果你也想做视频,可以先从模仿开始,用我分享的 Notion 模板来分析不同创作者的视频创意,然后摸索出独属于你自己的定位,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。你可以在弹幕中留下你希望学习的 UP 主,半年后再回来看看你做到了没有。
剪辑软件
在频道立项之初,为了确定哪个剪辑软件更适合我,所以我都学了一遍,然后分别剪出了这几期视频,虽然现在用的是 Final Cut Pro,但我的结论是它们对新手来说其实都差不多,无非是功能布局的不同,更底层的差异还不足以对新手产生影响,有了剪辑思路后再换软件也不难。所以我的建议是,如果你是零基础,手机就用剪映或必剪,Windows 就用 PR,Mac 就用 Final Cut Pro,它们都有大量免费教程可以学习。
脚本创作
接下来以 Final Cut 为例,面对空旷的轨道我们应该如何开始?剪视频其实就是把不同的素材放进去,剪掉不要的,然后保留想要的,这一切都由事先写好的脚本来决定,但脚本并不是凭空蹦出来的,以 Notion 或者 Tana 这类复杂的笔记软件为例,我需要先花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去积累笔记素材,再花两周时间才能完成一条测评脚本的创作。因为我所有的工作流都用 Notion 来管理,所以自然也是用 Notion 来写脚本。
它的评论功能可以很方便地为脚本备注剪辑思路,或者上传图片参考,我也可以双开页面,左边放大纲,右边写正文。写完之后,再让 Notion AI 阅读这篇脚本,然后参考「脚本注意事项」文档,帮我审阅和订正。
录屏工具
写完脚本就到了录制视频素材的环节,因为我的画面大多是各种笔记软件的功能演示,所以就必须要录制高清、流畅、无水印的视频。
Windows 首选 OBS,Steam 里面就可下载,Mac 用自带的 QuickTime 就可以,它们都免费,也支持全屏录制和窗口录制,并最终导出无水印、60 帧的 4K 视频。但只是录屏还不够,我还需要让观众看得清我的操作,所以鼠标指针要够大,移动的轨迹才会清晰,还需要有点击效果,才能让观众知道我什么时候按了哪些按钮,最好还能显示键盘快捷键,这样操作细节就会更完整。安装这些工具就能实现以上提及的所有功能,你不用截图,懒人包最后都会分享给你。
如果你刚好也是 Mac 用户,也愿意花点钱,那么我要给你推荐一款有点贵,效果却是真的好的录屏工具,真心安利不是广告。它叫 Screen Studio,可以录制 Mac、iPad 和 iPhone,录屏结束后,可以自动放大并优化鼠标运动轨迹,对鼠标操作过的区域自动放大聚焦,可以显示键盘快捷键,还能同时调用 Mac 的摄像头实拍出镜,或者给录屏窗口添加好看的背景图,软件自带轻度剪辑功能,最后可以导出不同分辨率或帧率的视频或 GIF,我最近的这 4 期视频的基础录屏工作都是用它完成的,真的肉眼可见地提升了我的录屏效率。
视频套壳
现在你已经将录屏这件事做得接近完美,但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细节呢?试着给你的录屏画面套上一个设备的壳吧。我帮你准备了 10 种不同型号的套壳素材,只需要抠掉绿幕,叠 放在视频上,演示效果就会比纯粹的录屏更好看一些。
当然还有一些 3D 动画效果显然是套壳无法实现的,例如这样,或者这样,这些效果是用 Rotato 这个工具实现的,也不便宜,但好在是买断制,并且自带大量模板,只需要把录屏视频拖进去,它就可以自动生成非常酷炫的 3D 动画效果。如果你是甲方,你觉得套壳会比不套壳更好看吗?
插件推荐
有了质量过关的录屏素材,再加上你的声音讲解,理论上一个视频就算完成了,但对我来说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。你完全可以一刀不剪,把所有的操作过程都录下来,但这样太冗长,也缺少节奏感,真的没人想看进度条加载的漫长过程,也不想看你操作失败的无效示例,所以我一般只展示开始的动作以及成功结束后的效果,因此一段录屏视频就会被切割成更多片段。
为了提高粗剪效率,我会使用 Tourbox 这类外接辅助设备,它极其适配 PS、PR 或者 Final Cut Pro 这类生产力工具。你可以看到它有丰富的实体按钮,每个按钮都可以绑定不同软件的不同快捷键,就可以实现例如微调时间轴、滑动轨道、切割片段、或者创建复合片段等快捷操作,这样一来只需要左手放在这个 小盒子上,右手用鼠标进行定位,就可以极大提高我的视频剪辑效率。
通过粗剪我们已经得到了详略得当的视频素材,但各个片段之间的过渡还是太生硬,所以我们需要让它更丝滑一些。这三个是我的 Final Cut Pro 必备插件,来自同一家公司,一个免费两个付费,虽然不便宜,但效果真的好,也非常易用。免费的 mCamrig 可以实现丝滑的放大、缩小以及画面倾斜效果,这样可以引导观众视线,告诉你这个时候应该注意哪个地方,才不会跟丢我的操作过程,并且它还可以让两个画面之间的过渡更加丝滑。
现在轨道上有两张图片,如果你直接拖动时间轴,会发现它们的切换非常生硬。所以我会先用 mCamrig 适当放大图片 A,在插件效果即将结束时,图片 A 会逐渐恢复到原始大小,然后把图片 B 放在插件效果即将结束的位置,两张图片之间的过渡就会更加自然,就像这样。现在让我们把图片换成套壳后的视频,两个视频片段之间的切换是不是没那么生硬了?你可以在我的测评中看到大量这类效果的应用,例如这段,还有这段。
而 mKeynote 和 mTutorial 这两个插件则可以生成非常好看的标题效果与素材轮播效果,只需要把插件拖动到轨道中,它就有一个基础的模板效果供你修改,你可以在这里自定义任何文字内容、字体样式以及出现的位置。通常我用它们来制作总结性的辅助说明,或者当有多张图片需要展示时,动态地进入总是会比生硬地展示更优雅好看。两个插件每个一百美元,这样的一次性的投资你觉得值得吗?
动画制作
但这个时候可能有弹幕要问了,你推荐的插件虽然好用,但还是太贵了有没有其他替代品?有的兄弟有的。曾经为了做 Notion 和 wolai 这两个笔记软件的测评视频,我一共做了超过 600 页的 Keynote,视频中 70% 的动画效果都是用 Keynote 完成的,并且入门极其简单,只学了半小时就让我找回了被 AE 干碎的自信。你只需要掌握神奇移动这个功能,你就掌握了 Keynote 做动画的精髓。
第一步放置一个白色圆圈,第二步复制这个页面,第三步将圆圈移动到右边并放大,这样两个页面就成了两个关键帧,然后给第一页添加「神奇移动」效果,Keynote 就会自动实现圆圈一边放大一边移动的效果。在 PPT 里这功能叫做平滑转场,在其他动画工具中这叫做补间动画。
因为 Keynote 的本职工作就是排版+演示,所以我可以先模仿苹果发布会的产品介绍页效果,为我的 Notion 课程做一个亮点展示页,接下来复制这个页面,然后把各个模块移动到画布之外,再添加神奇移动,就可以实现这种丝滑的素材进场效果。
这里的底层逻辑就是,你需要先用 Keynote 做出动画的结束状态,复制一份然后将其修改成开始状态,最后再用神奇移动这个效果去过渡就好。可以看到它的上限是很高的,用来满足视频制作需求完全足够了,~~而这位博主更是用 Keynote 做出了这种程度的动画,实在是不可思议。~~如果你也想尝试看看,我从自己制作的 600 页中挑选了 10 种自制的 Keynote 动画效果分享给你,关注私信「剪辑」即可获取源文件。
录音调音
以上所有画面技巧,其实都是为了辅助你的内容表达,如果你的文字和声音足够有力量,倒也不必像我这样折腾这么多工具,所以声音其实是更重要的一个环节,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,保持在 -6 Db 附近即可,如果有背景音乐则不要盖过人声,否则听起来会让人烦躁。如果因为录音问题导致人声时大时小,可以用内置的 Compressor 效果器来让声音大小更加均衡,如果你的 zi ci si 的发音非常尖锐,可以用 deesser 来消除这些齿音。你可以参考王也老师的这期调音教程,或者我也帮你整理了几个 Youtube 博主分享的调音方法。
如果你买的是电容麦,例如我的 BlueYeti 在空旷房间内会有很大的混响,有条件的话可以买一个这种桌面隔音罩,如果是动圈麦则对收音环境要求小一点,我正在用的是舒尔的 MV7,出镜的话则会用大疆的 DJI Mic 2 代。当然做到现在这样已经是我目前的极限,我最不满意的其实就是我自己的声音效果,还有非常大的优化空间,希望一年之后你可以看到我的变化。
另外我还想和你探讨一个问题,你认为使用 AI 配音会降低一个视频的魅力吗?你会拒绝关注一个完全使用 AI 配音的博主吗?我觉得要想让人更好地记住你,开口说话是绝对有必要的,有时我光是看到一些博主的 ID 都能回想起他们的声音以及他们的情绪, 所以还有哪些博主的声音是让你印象深刻的呢?
在我看来廉价的 AI 内容已经足够泛滥,廉价的 AI 配音也是如此。新手通过 AI 配音省下的时间,最终一定会在某个环节上还回去。你的声音就该是作品的一部分,就算有人说你声音不好听,别管他,尽管再大声点,用心表达的人最终一定会被听见。
字幕导出
现在视频和配音都准备好了,我们还需要制作字幕,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。字幕不止可以让你的表达更清晰,还可以方便观众倍速播放,或者静音观看。虽然现在 B 站或油管自带的生成字幕也很方便,但终究是不够准确。所以做字幕可以分成两种情况,一种是你提前写好了脚本,一种是无脚本即兴口播。如果是前者,将你的脚本和音频放 到剪映里,然后用这里暂时免费的字幕识别功能,它就会自动将脚本匹配到你的音频上,你就可以将字幕导出为 SRT 格式的文件了。
如果你和我一样用的是 Final Cut,推荐你再用这个免费网站将 SRT 字幕转为专用格式,就可以实现像这样的自适应半透明黑底效果。如果你的视频是即兴发挥,没有完整脚本,那么就需要稍微费劲点来识别口播字幕。不差钱的话可以继续用剪映的语音识别,免费方案我也帮你整理在懒人包里了,但就是需要一点折腾的功夫。
素材管理
视频发完后不论数据好坏,都得开始为下一次创作做准备,而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把这次积累的素材进行集中管理,方便下次快速复用。我从 18 年开始用就 Eagle 这个素材管理工具,在这里我存放了自己拍的照片、可商用字体、音频音效、视频梗图、各种套壳 PSD、搜集和自制的各种笔记软件图标、甚至是明日方舟的官方海报、干员立绘…Eagle 支持几乎所有格式的存储、识别与快速预览,并且有非常多的分类筛选方式,能让你真正做到一站式集中管理。
接下来,当你的频道做到一定规模,请一定要考虑做好二次备份的工作,必须默认你的硬盘一定会出现意外,不要存在侥幸心理,我已经看过很多喜欢的博主出现过硬盘挂掉导致节目延期的问题了,所以不论是网盘备份还是本地 NAS 备份请至少二选一。我个人的做法是,重要的实拍素材、有字幕和无字幕的成片首先会在 Mac 外接的固态里存储一份,然后自动备份到本地的群晖 NAS,NAS 则开启了 SHR 的多盘位备份,只要不是两块硬盘同时挂掉,安全性就有保障。另外群晖里的文档笔记还会再次实时加密备份到百度网盘,严格遵循 3-2-1 的备份原则,真的是把我人丢了笔记也丢不了。现如今 NAS 的选择非常之多,不论是国产的绿联、极空间,还是自己组装低成本 NAS 再装个飞牛 OS,不同的折腾能力有不同的产品选择,但这就又是另一个大坑了,有机会可以再聊一期我都用 NAS 来做什么,想看的请抠 1。
经验分享
最后我还有一些适用于我个人的剪辑经验供你参考,B 站有相当多免费或者收费的系统剪辑课,但我不太推荐新手跟着这样的大课学习,我更推荐等你至少有两三期剪辑经验后,再去找一个系统课来学习。因为大而全的系列教学视频动辄几十集起步,十几分钟只讲一个小功能,非常考验耐心,永远是看的时候学会了,剪的时候就忘了。所以我会建议你先学会最最基本的素材导入与片段切割功能,然后就可以开始动手剪视频了。最关键的一点是,你要带着这几项最基础的剪辑技能,去剪你所能想到的最复杂的视频效果。
当你发现以你目前掌握的技能无法实现你想要的效果时,再去搜索对应的教程,例如:如何抠图?如何卡点?如何实现这样、或者那样的效果?只有这样你才能带着需求和目的去学习,学以致用才能记得牢固。并且为了解决摆在眼前的问题,你会非常专注,学习效率就会非常高,用输出倒逼输入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。
尾声
这些年来为了做视频,不知道熬过多少个日夜,虽然始终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数据,不然会把自己的付出给异化掉,但很遗憾到现在还是没能免俗,所以如果你觉得我的视频做还不错 ,还请多多关注和三连,这将能支持我为你创作更多作品。如果你想获得本期视频提及的所有工具安装包、下载链接,以及一份 Notion 创作者模板,关注我然后私信回复关键词「剪辑」即可。这里是二一的笔记,那么我们下期再见。
视频测评
本站所有文章,除非特别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转载本文需附上本文链接,未经授权,禁止大篇幅复制、盗用、采集或发布本站内容至其他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